《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4-07-15

课程名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性质:通识类课程限选课

总学时:20学时

学分:1

适用专业:所有理工科专业 

2017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要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2022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36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只有立足波澜壮阔的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才能真正理解中国道路的历史必然、文化内涵与独特优势。”,同年10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由此可见,党和国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高度重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彰显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课程内容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等方面,体系化、学理化地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之一。

 

课程目的是使青年学生准确理解、深刻把握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意义与价值;全面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与形式;深刻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我国治国理政各方面的契合性。通过学习,使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树立正确的哲学观、道德观、价值观,树立家国情怀,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融入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