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红色品牌培育项目之“红色足迹”—教师党员代表赴广州农讲所开展实践研修
2025-08-26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传统,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组织教师党员代表于8月24日赴广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开展“红色足迹”实践研修活动,实地感悟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光辉历史,汲取思政育人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党员在广州毛泽东同志主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

本次实践研修旨在通过实地走访红色教育基地,让教师们在历史现场中深化对中国革命历程的理解,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思政教学的生动教材。广州农讲所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42号,原址为明代番禺学宫(孔庙),1924年在彭湃等共产党人倡议下创办,至1926年共举办六届。其中,1926年5月至9月,毛泽东担任第六届农讲所所长,周恩来、彭湃、萧楚女等革命先驱曾在此任教,培养了327名来自全国20个省区的学员,他们毕业后奔赴各地组织农民协会、参与北伐战争,成为推动中国农民运动的骨干力量。

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教师们先后参观了农讲所旧址的课堂、宿舍、膳堂及历史陈列馆,系统了解了农讲所的创办背景、办学理念与革命影响。讲解员以“农民运动的摇篮”为主线,围绕“革命火种”“理论武装”“军事锤炼”“实践担当”四个维度,详细介绍了毛泽东主持农讲所期间的教学实践——课程以农民问题为核心,开设《中国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理论课程,并设置占比30%的军事训练,着力培养“能文能武”的革命人才。教师们在毛泽东办公室、学员宿舍等复原场景前驻足良久,透过泛黄的讲义、磨损的武器模型和珍贵的历史照片,深切感受老一辈共产党人“唤起工农千百万”的使命担当。 

教师党员代表聆听讲解

在农讲所历史陈列馆,教师党员们重点学习了第六届学员的奋斗事迹:他们带着“打倒列强、除军阀”的信念奔赴全国,在湖南、湖北、江西等地发动农民运动,建立农民协会,为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奠定了群众基础。教师代表表示,此次参观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农民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农讲所培养的不仅是“革命战士”,更是“乡村振兴的先驱者”,其办学理念对新时代培养“知农、爱农、兴农”人才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为思政课程提供新思考,把所见所闻化为思政课程中的“养分”,讲好、讲活思政课。


【红色足迹】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红色品牌培育项目”之一,也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实践教学精品项目之一。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多次组织师生赴延安、红旗渠、橘子洲头等全国红色基地实践研修,实践教学与第一课堂相互呼应,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