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教师“领航工作站”助力“强国行”—— 学校举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专题研修班(第十三期)
2025-10-13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109日至11学校在香港成功举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专题研修班第十三期。本次研修班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与香港国际学院联合组织,汇聚了校内相关单位负责人及骨干教师,通过专题报告、经验分享、实地参访、深度交流等多种形式,聚焦师德师风建设、教学成果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前沿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内容丰富、视野开阔的学习研讨活动。

109上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学校举行校党委副书记兼督导专员王玉娟出席并作动员讲话。她在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在新时期加强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强调,学校党委把高度重视专题研修班,把其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逐步构建师德培育闭环。希望全体学员珍惜此次赴港研修的宝贵机会,积极汲取先进经验,深入思考如何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行动,“教育家精神”内化为育人实践,真正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学校党委副书记兼督导专员王玉娟作开班讲话


专题分享,梳理教研新思路

开班仪式后,研修班随即进入了紧凑的专题学习环节。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董燕为研修班学员作因公出访行前培训,她从安全与应急处置技巧、出行前物资与手续准备,到境外行为规范与风险防范要点,再到跨文化礼仪注意事项及回国后各项流程办理,内容全面且贴合实际需求。她强调严守外事纪律、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学员们搭建起系统的因公出访知识框架,为后续顺利香港交流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交流合作处董燕作因公出访行前培训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司玉娟教授以《教学成果奖申报中若干问题的分析与建议》为题作了首场辅导报告。司院长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与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教学成果奖的内涵与价值,精准剖析了申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见问题与误区,并提供了极具针对性的策略建议。她的报告内容详实、逻辑清晰,为学员们今后系统梳理教学成果、高质量完成申报材料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司玉娟教授作专题分享

紧接着,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奕衡《双融双促的路径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色品牌矩阵的构建与实践》为题作专题分享他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实践教学“红色品牌”培育项目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推动思政实践教学在内容创新、方法改革与载体融合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理论扎根实践、实践反哺教学,形成具有马院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奕衡作专题分享


开拓视野,启发人才培养新格局

1010日上午,研修班学员前往香港职业训练局VTC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学习交流。

 研修班学员在香港职业训练局(VTC)图书馆

职业训练局为香港法定机构,于1982年成立,是香港最具规模的职业专才教育(职专教育)机构每年培育超过20万名学生,其中包括4万名全日制学生。透过辖下14个机构成员,提供不同程度的职专教育课程,课程设计着重专业知识与技能传授,结合互动教学模式,并引入最新的科技应用及平台,拥有全球合作网络,除涵盖中国内地各主要省市,亦遍及其他国家,如澳洲、奥地利、日本、新加坡、英国及美国等,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交流机会,工作实习及升学路径。

 研修班学员在游戏视像科技中心体验

职业训练局香港咨询科技学院署理高级讲师为学员们做了详尽的分享,内容包括职业训练局的整体架构与使命、香港资讯科技学院的成立背景与目标、课程设置与教学设施、学生支持政策、联合培养计划、学生卓越成就以及高级文凭课程的具体内容等。

 研修班学员聆听香港职业训练局高级讲师分享

通过交流,学员们深入了解了香港在应用型高等教育与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理念、成熟的实践模式以及高效的运行机制。大家重点围绕如何深化产教融合、优化课程开发、对接国际技能认证体系等议题,与港方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共同探讨了内地高校在专业动态调整以及强化学生职业胜任力培养方面可资借鉴的合作路径与创新举措。


探访名校,赋能教研新力量

1010日下午,研修班学员前往香港科技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研修班学员在香港科技大学

香港科技大学是国际知名的大学,致力推动创新教学、卓越研究及具影响力的知识转移,13个科目跻身《2025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50强,其中「数据科学及人工智能」学科全球排名第17位,蝉联本地大学之冠。在最新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上升三位至全球第44位,彰显科大致力于学术卓越、开创性的研究及国际化教学,同时亦大力推动创新和多元化教研的发展。

 研修班学员聆听香港科技大学教师介绍

在与香港科技大学教师的交流中,双方就教学模式创新、跨学科发展策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科研管理与评价等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交流。港科大在鼓励创新、追求卓越、服务社会的办学实践中所展现出的国际视野与务实精神,给学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也为我校相关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研修班学员与香港科技大学教师交流学习

1011日上午,研修班前往具有百年学术积淀的香港大学进行学习。香港大学是香港第一所大学,由1887年成立的香港西医书院及香港官立技术专科学校合并而成,于1911年在香港岛正式创立,多次获本港及国际媒体高度评价为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最佳大学之一,是环太平洋大学联盟、松联盟、Universitas 21、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粤港澳高校联盟、京港大学联盟、沪港大学联盟、英联邦大学协会成员,AACSBEQUIS双重认证成员,与世界各地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研修班学员在香港大学

香港大学教授Adela LauAI Evolution and Future Trend为题,围绕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技术突破、创新应用场景及其对经济社会各领域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跨学科影响,进行了深度讲解,并学员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这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不仅拓宽了学员们对科技发展趋势的认识,也促使大家思考如何将前沿科技知识融入教学与科研,如何应对AI时代对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

 研修班学员认真聆听香港大学教授Adela Lau讲座


考察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领略科技融合新趋势

1011日下午,研修班将学习阵地延伸至支持产业发展的公共机构,前往香港生产力促进局进行学习考察。

研修班学员在生产力局新质生产力馆聆听讲解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生产力局)于1967年成立的法定机构,致力以世界级先进技术与创新服务,驱动香港企业提升生产力。作为全国最具规模、以市场为导向、领先科技与综合制造服务的国际新型研发机构,生产力局以创新科技推动香港及内地新型工业化,成就新质生产力发展,全面促进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及智慧城市,并提供全面方案提升企业竞争力。为进一步协助企业拓展全球市场,生产力局成立“The Cradle 出海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产品、技术、制造及管理出海等关键需求的出海服务,助力企业成功出海。生产力局积极与本地工商界及世界级研发机构合作,推动技术转移、产品创新及研发成果商品化,为产业创优增值。多年来,生产力局的世界级研发成果获得广泛肯定,屡获本地及海外奖项殊荣。

 研修班学员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低空经济科技馆聆听讲解

学员们通过参观低空经济展馆、新能源新材料展示区等,学员们直观感受到了智能化、绿色化产业转型的澎湃动力与广阔前景,对高校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有了更具体的认识。

 研修班学员在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新能源新材料展示区聆听讲解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先进能源及智慧交通中心博士后研究员龙覃飞以《生成式AI》为题,围绕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支持产业升级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及其成功的运作模式等内容作专题辅导报告学员们就高校教学科研如何更有效地与产业应用需求结合、如何打通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路径等议题与专家进行热烈探讨。

 研修班学员聆听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博士后研究员龙覃飞专题报告

结班仪式上,研修班学员结合三天来的所学、所看、所思,分享了各自的心得体会。

 结班仪式

学员们普遍认为,此次香港之行安排周密、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既有时政理论与师德涵养的深度浸润,也有实践模式与前沿科技的广阔视野;既有校内经验的凝练分享,也有境外机构的实地感知。

研修班学员代表分享感悟

大家纷纷表示,回到工作岗位后,将认真梳理总结,把研修收获转化为提升教学科研水平、改进育人工作方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行动,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党委副书记兼督导专员王玉娟为研修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提升教书育人能力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专题研修班第十三期的成功举办,是学校持续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重要举措。通过境内外的对比反思与深度交流,学员们进一步增强了对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产业融合趋势的理解,强化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师德师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教书育人能力的提升永无止境,学校将继续探索和创新教师发展机制,为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