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College News
教师领航工作站“一带一路”行——学校举办“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专题研修班(第十四期)
2025-10-31

为深化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成效,服务“一带一路”教育合作愿景,10月25日至28日,学校组织各二级学院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赴马来西亚开展第十四期“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涵养高尚师德师风”专题研修。本期研修作为教师领航工作站在促进国际交流方面的重要实践,通过专题学习、高校参访、企业交流与文化体验等多元化形式,着力提升教师的国际素养与育人能力,推动构建具有全球视野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助力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迈向新台阶。


行前动员:提升外事素养,明确研修目标

10月25日上午,研修班开班仪式在学校知行楼举行。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谢嘉在动员讲话中指出,本次赴马研修是学校推进教育国际化的重要举措。她希望教师们把握机遇,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交流,积极借鉴马来西亚在多元文化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将其转化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行动。

 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党委组织部部长谢嘉作开班讲话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董燕为学员们作行前辅导,逐一讲解了外研修期间的外事纪律、安全防范要点及跨文化沟通礼仪。她结合马来西亚国情特点,详细说明了国外行为规范与应急处置流程,强调要严守外事纪律,展现珠科教师的良好专业形象,为国外学习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董燕作因公出访行前培训


专题学习:聚焦教学创新,分享育人经验

在专题学习环节,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阚兴龙作《高水平、国际化、复合型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珠科实践》专题报告。他系统介绍了基于卡兹管理者三元能力理论构建的高尔夫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瞄需链岗、学科融合与精外强能的创新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培养模式。报告全面展示了我校在特色专业建设方面的丰硕成果,拓展了学员们对国际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思路。

 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阚兴龙作专题分享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奕衡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部署和开展情况及成效进行了介绍,并以《双融双促的路径突破——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色品牌矩阵的构建与实践》作专题分享,他向学员们详细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打造的实践教学“红色品牌”培育项目的具体做法和经验,如何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融双促,推动思政实践教学在内容创新、方法改革与载体融合上实现高质量发展,真正做到理论扎根实践、实践反哺教学,形成具有马院特色、实践育人模式。

 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奕衡作专题分享


生态考察:借鉴可持续理念,思考绿色发展

10月26日上午,学员们赴布城行政中心参观交流。作为马来西亚的行政首都,布城以花园城市为规划理念,将现代化办公区与人工湿地生态系统有机融合,展现了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的先进理念。通过考察首相署、布城湖等重点区域,学员们对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城市治理中的实践应用有了更直观认识。大家结合学校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生态建设的定位,围绕高校在课程开发、科研合作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展开交流讨论。

 研修班学员布城行政中心


文化浸润:体验多彩文化,拓宽教育视野

10月26日上午,学员们参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馆内通过各类文物展陈与场景复原,清晰呈现了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共生的发展历程。学员们通过了解华人、马来人、印度人三大族群在语言、教育及文化习俗等方面的特色实践,增进了对跨文化教育价值的理解。这些鲜活的见闻,为教师们革新教学手段、充实课程内容积累了宝贵资源。

 研修班学员马来西亚国家博物馆

 

高校对话:走访多所学府,交流互鉴智慧

10月26日下午,研修班走进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马来亚大学。该校成立于1905年,在2026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58位,是马来西亚顶尖公立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通过参观校园内的历史建筑与现代教学设施,学员们实地感受了这所百年学府独特的学术氛围和国际化办学环境,对其在保持传统底蕴的同时展现出的开放包容姿态有了切身体会,为我校推进教育教学国际化带来了有益的借鉴。

 研修班学员马来亚大学

10月27日上午,研修班学员前往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参访。该校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34位,是马来西亚规模最大、师资力量雄厚的五所研究型大学之一,在农业科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经济管理等领域享有盛誉。学员们参观了计算机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优势学科单位,实地考察其教学设施与科研环境。

 研修班学员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

在参访过程中,学员们还与正在该校深造的中国留学生进行了交流,了解其在马来西亚的学习体验,进一步加深了对马来西亚高等教育体系的认知。

 研修班学员与中国留学生交流

10月27日下午,研修班到访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开展交流。该校在2026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全球第97位,遵循英国本部的教学体系与质量标准。

 研修班学员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

该校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Steve MJ Janssen教授、陈志远教授亲切接待了研修班,在座谈中,双方各自介绍了办学特色与发展近况,就学生学历提升、师资进修培训等合作方向展开建设性讨论。在计算机等优势学科领域,双方深入探讨了课程共建、科研协作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议题。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方面详细阐释了英式课程的本土化实践、跨校区学分互认机制以及创新教学模式,并分享了与中国高校在学生交流项目一带一路项目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经验,展现出与中国教育界深化合作的积极姿态。

 研修班学员与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校区代表座谈

座谈会后,学员们实地参观校园设施并观摩课堂教学,对其融合英式教育传统与东南亚地域元素的鲜明办学风格留下深刻印象。此次交流增进了两校相互了解,为后续合作创造了良好条件。

 研修班学员观摩课堂教学


产业探访:走进特色工坊,启迪融合思路

10月27日中午,学员们探访当地知名巧克力工坊。马来西亚作为全球重要的可可豆产地之一,其巧克力产业既依托本土优质原料,又融合国际先进工艺,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特色。展区内陈列着历代制作工具、原料样本及各式巧克力成品,生动展现了巧克力的发展历程与工艺演变。这次沉浸式体验不仅增进了学员们对当地特色产业的了解,更为我校相关专业在产教融合、实践教学等方面开辟了新视角。

 研修班学员在巧克力工坊

 

企业参访:把握科技前沿,推动产教融合

10月28日上午,研修班学员走进华为马来西亚客户解决方案创新中心,开展深度参访交流。

 研修班学员在华为马来西亚客户解决方案创新中心

作为中国科技出海与产教融合的典范,该中心集中展示了华为在5G网络架构、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算法及智慧城市系统等前沿领域的最新成果。在华为马来西亚子公司董事叶中华的陪同讲解下,学员们参观了各个展示区域,详细了解华为在马来西亚的数字生态布局和发展战略。

 华为马来西亚子公司董事叶中华为学员讲解

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中,叶中华董事分享了华为在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经验。双方围绕高校专业建设与产业需求对接、新质生产力人才能力标准制定等议题交换了意见。这次直面行业前沿的深度对话,让学员们对科技企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学校推进产教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修班学员与华为马来西亚子公司董事叶中华座谈

 

结业启新:凝练研修成果,展望育人新篇

在完成全部研修行程后,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在交流环节,学员们分享了此次马来西亚研修的收获与思考。大家谈到,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包容共生让人深有感触,将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与跨文化理解能力;参访高校在个性化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实践颇具启发意义,将积极探索传统与现代相融、民族特色与国际视野并重的教学路径。学员们还表示,通过走访华为等科技企业,深切体会到科技与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未来将在教学中主动融入前沿技术,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时代性和适应性。

谢嘉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期研修班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形式,有效促进了理论认知与实践体验的良性互动。她希望全体学员将研修所得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践行教育家精神,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最后,结业证书授予环节顺利结束,为本次国外研修画上了圆满句号。

 华为马来西亚子公司董事叶中华受邀为研修班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此次马来西亚研修是学校教师领航工作站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切实行动。通过四天的深度交流与实地考察,教师们不仅拓宽了国际视野,深化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理解,更增强了服务国家战略的使命感。学校将继续推进教师领航工作站建设,完善教师发展体系,打造具有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在教育对外开放的道路上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