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载着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使命。如何让思政课更具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成为各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思考和探索的课题。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兄弟院校的沟通协作,共同提升思政教育教学质量,2025 年 3 月 10 日,东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修杰教授,率校党委办公室主任兼马院党总支书记叶凯贞等一行人莅临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就教学创新改革等事宜展开深入调研交流。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苍劲教授、副院长刘丽霞教授、督导郭晓红教授及各教研室主任参加了会议。
东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在交流座谈会上,双方围绕教学创新改革的多个关键议题展开了深入且热烈的讨论。首先,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苍劲教授就学院的总体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刘苍劲教授表示,2024年,我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党建、教学、科研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全面深化改革,提出“党建引领,教学创变,科研攻坚,师资赋能,育人提质”改革体系方案,用改革激发活力,用创新转化成效,不断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刘苍劲教授分享了近年来我院打造“红色品牌培育项目”建设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品牌建设,提升了学院的教学质量及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在科研工作开展方面,我院整合科研资源,组建科研团队,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我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实施“导师制”,为每位青年教师配备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给予一对一的指导;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升专业素养;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和科研课题,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
接着,我院副院长刘丽霞教授从教学创新的角度分享了实践经验。刘丽霞教授指出,我院一贯坚持定期组织集体备课,通过教师们的共同研讨,深入剖析教学重点、难点,分享教学心得与经验,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深度。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与评课活动,让教师们相互学习、借鉴优秀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在教学效果反馈机制上,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学生评教以及定期的教学调研等方式,全面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思政课建设核心理念上,学院秉持“以学生为中心” 的教育理念,形成了一套思政实践课完善的体系。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理论教学内容,设置了社会调研、红色文化考察、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随后,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主任薛立伟老师现场演示、讲解学生所制作的乡村振兴与民营企业调研主题微课作品,受到来访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东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莅临我院指导工作
东莞城市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许修杰教授在交流中高度评价了我院的创新举措,许教授表示,珠海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出的“党建引领,教学创变,科研攻坚,师资赋能,育人提质”体系具有很强的示范意义。特别是在科研方面,贵院这种“有组织科研”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希望两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能在大思政课建设、科研项目申报等领域开展实质性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思政教育高地。
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达成了诸多共识,拓宽了彼此的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推动思政教学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动力。两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均表示,此次调研交流只是合作的开端,未来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建立常态化的交流合作机制,在师资培训、教学资源共享、科研项目合作等方面开展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